应学校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赵广社教授来我校指导协同创新中心建设。10月13日上午,赵广社教授参观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召开了协同中心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中文系和农生院分别汇报了我校“陕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和“秦巴区域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并就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咨询。赵广社教授结合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从重大目标任务的确立、协同单位的遴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对我校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指导。
陈刚副校长在听取座谈发言后指出:我校两个协同创新中心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进一步明确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在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区域发展、汇聚项目和人才、破解区域产业突出难题等方面有所突破;两个协同创新中心要进一步明确建设路径和方法,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政府、企业和行业的联系,汇聚社会资源办学,实现共赢;要大力进行机制改革与创新,大胆尝试和探索,切实调动各方积极性,建成学校教学科研改革的试验田。
下午召开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题报告会,副校长向纪明,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合作发展处负责人及各院系主任、副主任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赵广社教授从2011计划出台的背景意义,建设内容与目标、机制体制创新、汇聚队伍、资源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并对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向纪明副校长就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调研,尽快出台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干成事的人不吃亏;二是中文系、农生院及两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要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炼协同任务,整合资源、打破壁垒、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质量人才、产出高水平的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三是我校两协同创新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开展机制体制创新,确保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顺利进行。
会上,还举行了“陕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和“秦巴区域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